原本,因為屋頂嚴重漏水而意欲改建的東勢文昌廟,可算是台中縣內最大的一座孔廟,曾被文建會列為第三類古蹟,指示不得改建,後又因年代不夠久遠而收場。
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的凌晨時分,一場等同於丟下十顆原子彈威力的集集大震,台中縣及南投縣首當其衝,傷亡無數,不少家園毀於一旦,倖存如你我,無不充滿仿若戰亂過後的陰影回憶。在天災無情的肆虐下,東勢文昌廟誠難倖免,一夕之間,短短三十秒內,便全數夷為平地,化作一股煙塵,飄散在無限的唏噓中。
文德如天為師學習星光射斗
昌明似海教徒養成墨燦規章
九二一之前,來到泰昌里東崎文昌新村巷內(東勢國中側門旁),便可見到一幢很像三合院的民宅,建樹以閩南古磚和土塊為主,屬於重脊燕尾硬山單殿結構的建築。兩旁有護龍,廟前有一大廣場,廣場前方還有一面燕尾起翹式的照牆。廟中保留的古物,有光緒二年的「佑我迪吉」和光緒十年的「輝耀南天」兩塊匾額,洋溢著古色古香的氣息。
每年一到考季,常可見到供桌上滿是將要參加大學聯考或高中聯考的准考證影本,人人想祈求神明保祐,博得好彩頭,順利考上第一志願。這和其他廟宇內的供桌上盡是水果、牲禮的情形,大不相同。如眾所知,文昌廟所供奉的神明,是和科舉有關的神:文昌帝君(張亞子)、關聖帝君(關羽)、孚佑帝君、魁星爺、朱文公等五文昌,以及韓文公(韓愈)。所以,每逢考季,香火鼎盛,蔚為奇觀。
東勢文昌廟有的只是歷史故事而非神話傳說,這要遠溯至一百七十餘年前,廣東省大埔縣的漢學家
甲午戰後,臺灣割讓給日本,日軍在東勢文祠內設立守備總部,以致學生無法繼續上課,不久之後便宣告解散。於是只得將神位暫時遷到位於下新里的關聖帝君廟(善教堂),靜待時機再迎回祠內。第二年,東勢公學校成立,於是「文祠」又充作臨時校舍用,三年後,新的校舍完成,文祠內的學生便全數遷到新校就讀。原本學生正常回到學校上課,神位理應可以回祠,但是,因為大甲溪山洪暴發,釀成幾次水災,文祠所在的地基逐漸不穩,危及廟宇,於是神位回宮的計畫被迫延遲,只好暫時供奉於善教堂中。
直到民國十三年,大茅埔公學校(今成功國小)校長
地震毀壞之前,此廟最大的問題在於:早年政府安排
九二一災後,山城居民受創嚴重,普遍經濟狀況不甚理想,如今又適逢全球金融海嘯的襲擊,讓重建委員會的募款雪上加霜,金額始終拉抬不上來。重建之路走得既漫長又艱辛,至今只籌募到一千多萬,離重建目標所需的七千五百萬元,仍有一大段距離,迫不得已只好「邊建邊募」,於今年元月勉強動工。文昌廟重建面積有三千多坪,以台中孔廟為藍本來興建,將來重建完成之後,勢必成為山城另一知名地標,香火鼎盛,嘉惠更多莘莘學子。
古廟坍塌,令人扼腕,立足於廟前廣場,不勝唏噓!禁不住仰天試問:誰許東勢文昌廟一個可期的未來?
〈參考資料〉
我的家鄉東勢角
先民的足跡
山城週刊第231期
引自《東中師想曲》貳部曲,
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廿七日出版
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廿七日出版
2012